發布時間:2021-12-29 09:14:13 人氣:1243
農安天下,種為基石。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,會議強調,“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。”從國家戰略需求出發,我國多地從省一級或園區、院所等層面,圍繞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組織實施重大科研項目,加快科技創新步伐,為推動國家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、種源自主可控展現擔當作為。
打造現代種業強省 中原雄心勃發
中原大地“重錘響鼓”謀種業創新,農業大省河南勃發科技雄心。
為打造全球種業科技創新高地,河南今年特別成立了神農種業實驗室。這是河南設立的第二家省實驗室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河南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任主任。作為長期致力于花生良種選育的科學家,他為今年以來河南省建強良種選育平臺、強化種源技術攻關前所未有的強力舉措而心潮澎湃。
張新友介紹,實驗室聚焦一是建設一流創新平臺,二是凝聚一流創新人才,三是構建一流創新生態,四是解決種業重大科學問題,五是攻克種業關鍵核心技術,六是培育突破性新品種;到2025年,將建成一流的種業創新平臺,聚集一批一流的領軍人才,攻克一批種業關鍵核心技術,選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種……
今年河南省科技廳啟動實施9項種業創新領域重大科技專項,支持財政經費2300萬元。該批次種業創新領域重大科技專項涵蓋了主要農作物、主要經濟作物等專題,聚焦育種核心技術,在主要農作物重要性狀的遺傳解析、分子設計育種、智能化育種、單倍體育種、基因編輯、表型精準鑒定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方面強力攻關。
前沿技術產業化應用 山東行動迅速
不久前,濟南植物基因編輯公共技術平臺啟動,意味著我國生物育種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按下“加速鍵”。
早在2018年,濟南就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布局了基因編輯技術產業化應用項目。這次平臺的啟動,可謂瓜熟蒂落。
記者了解到,面對種業“卡脖子”短板問題,從保障國家糧食和其他重要農產品產供安全出發,山東正在從多方面發力,其中包括科學編制《山東省“十四五”種業科技創新發展規劃》;擴大良種工程規模,加快技術創新中心等各類育種協同創新平臺建設,統籌省科技創新發展資金,持續穩定支持種業創新發展。與此同時,加強前沿生物技術研究應用,建立現代育種技術體系等。
產學研深度融合 湖南名片閃耀
近年來,湖南著力加大對種業“芯片”的研究的支持力度,積極打造中國的“種業硅谷”。“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的掛牌是湖南‘種業硅谷’建設的標志性工程。‘十四五’期間,我們將著力建成面向全行業的開放性關鍵共性技術平臺,力爭產出關鍵共性技術在全行業全領域的應用規模超過5億元,支持創制出100個以上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新基因新材料新品系新品種,帶動生物種業的產值超過500億元。”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董事長田冰川說。
“袁隆平院士所強調,‘高產’是雜交水稻的永恒主題,這一主題實現的第一要素就是‘良種’。在育種上,我們以不犧牲產量為前提,不斷培著優質、多抗的水稻新品種。我們在耐鹽堿水稻、第三代雜交水稻、低鎘雜交水稻育種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高產、優質、多抗、綠色、高效的雜交水稻品種一定能助力增產增收和鄉村振興。”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說。
此外,湖南著力打造聚焦種業核心技術攻關的岳麓山實驗室,其中,岳麓山實驗室隆平片區預計明年底有望投入使用。
聚焦開放協同創新 南繁硅谷崛起
12月份的三亞南繁育種基地,又熱鬧起來了!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,被育種人稱為“南繁季”。今年,因為一座新城的崛起,讓“南繁季”明顯比往年提前了。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人員已經早早入駐,從田間地頭,到高端實驗室,一刻也不松懈開展科研育種工作。
三亞崖州灣科技城,是海南省扎實穩步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過程中,重點打造的科技創新聚集地。以科技城建設為抓手,海南創新體制機制,高水平建設崖州灣種子實驗室,注重各地創新主體協同和創新資源聚合,并為國家“南繁硅谷”高質量發展、高標準建設提供保障。
海南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介紹,目前,已經編制形成《國家南繁硅谷建設規劃(2021—2030年)》并報國家審議,科技城內的南繁科技城,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,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,作物、畜禽、水產現代種業產業園等快馬加鞭建設。國家南繁科研育種保護區高標準農田23.9萬畝已建成,樂東縣抱孔洋、陵水縣安馬洋配套服務區已經達到“拎包入住”標準。中國農業大學、中國農科院等16個科研院校,中種集團、德國科沃施等25家國內外優質種業企業已陸續入駐。
本文轉載來源:科技日報
(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)
相關推薦
猜您喜歡